专业简介

发布者:王幸博发布时间:2025-06-29浏览次数:43


软件工程(080902)专业简介


一、师资情况

专业现有校内外师资合计110余人,其中,校内固定师资80余人,校内师资中博士13人、高级职称教师18人,100%具备“双师型”教学资质,企业导师来自用友软件、中软国际、粤嵌科技等知名企业。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坚持需求导向,构建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OBE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江西省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与教学平台,形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培养适应数字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应用型软件开发复合人才。通过与用友软件、中软国际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学分互换、校外基地答辩等创新培养机制,实践课题100%来源于企业生产一线。长期开展双语教学,配备稳定外教资源,持续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

三、专业优势

本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及江西省一流学科涵盖专业,具备电子信息类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资格。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有粤嵌-东华理工大学校企共建众创空间,在北京、上海、厦门、武汉、杭州、深圳等地设立多个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教学成果显著,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8项,获批各类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共享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1门次。与国内头部IT企业深度合作,构建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网络。

四、就业前景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软件工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据统计,2025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预计达12.8万亿元,人才缺口将突破192万,应届生起薪普遍在10-20万元/年,高端岗位(如算法工程师、架构师)年薪可达50万元以上。本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良好,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近三年,数十位专业毕业生已入职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小米、美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在软件领域崭露头角。


网络工程(080903)专业简介


一、师资情况

专业现有校内外优质师资20余位,其中校内专职教师15人,企业行业导师8人。校内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1/3,7人拥有博士学位,100%具备“双师型”教学资质,企业导师均来自深信服、中兴、百度等知名企业。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重实践、强安全”为鲜明特色,构建了理论与实战并重、校内外融合的“3+1”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在校内系统学习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软件开发等核心课程,筑牢专业基础;第四年对接深信服、中兴、数字政通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展定制化实训,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依托江西省网络空间安全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平台,强化学生网络攻防实战能力。推行“以赛促学”机制,近三年获国家级与省部级竞赛奖项100余项,学生参赛覆盖率达100%。

三、专业优势

本专业至今已有18年办学历史,是江西省内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在全省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一,获评省级五星级专业。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精品)课程5门,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1个。现为全国网络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江西省工业信息安全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等,深度参与全国网络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与华为、深信服等企业共建网络安全靶场等实训平台。

四、就业前景

专业作为学校就业竞争力突出的优势专业和江西省数字社会发展核心人才培养基地,紧密对接国家“网络强国”建设需求。近四年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近20%的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已有数十位专业毕业生入职华为、深信服、绿盟科技、百度、字节跳动等行业头部企业,成为数字时代网络架构的“设计者”与信息安全的“守护者”。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0809H)


一、师资情况

  本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15人,高级职称8人,博士10人,长期固定的外籍师资6人、企业师资10余人,形成了一支稳定且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淀,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获批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高质量论文60余篇。

二、专业特色

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东华理工大学与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the Shannon)合作举办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专业以“3+1”(3年国内,1年国外)跨国培养模式为主,学生在国内修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分,且英语成绩达到合作院校的要求,可申请赴对方院校留学;留学成绩合格者将获得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相应的学士学位,同时还将获得东华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在教学中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30%以上的专业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已形成了一批特色教学成果,先后出版了《Java程序设计(双语)》、《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双语)》、《C程序设计》、《Big Data Analytics:Applications,Hadoop Technologiesand Hive》等系列特色教材。

三、专业优势

本专业依托软件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组建了由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外派教师、本校专职教师及企业导师共同构成的国际化师资团队,为培养国际化软件开发人才提供坚实保障。校企合作积淀深厚,与用友软件、中软国际、中兴软件等国内知名IT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建有思诚(粤嵌)-东华理工大学校企共建众创空间,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等地设立多个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毕业生可赴海外深造或进入跨国企业任职,发展路径多元。

四、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跨国公司、科研院所、各类行政事业机关等机构从事软件开发、信息管理、教育培训以及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近5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其中部分同学考入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此外本专业每年都有优秀同学进入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学习,部分同学毕业后进入直接进入爱立信欧洲研发部、亚马逊欧洲总部和华为欧洲总部等国际知名软件公司工作,同时留在国内的同学也有大批的同学进入华为、中兴等国内知名软件公司工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80910T)

专业简介

一、师资情况

本专业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目前,本专业校内外师资合计18人,其中校内固定师资12人,企业兼职教师6人。校内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8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9人(1人博士在读),多名教师获得如“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此外,有6名具有大数据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能讲授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将实际行业经验融入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治理与数据要素的复杂需求。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聚焦国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服务国家及江西省“数字经济”建设目标,构建“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应用-安全”全链条课程体系,培养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应用领域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江西省放射性地学大数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核地学数据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系统强化学生数据治理与工程实践能力。

三、专业优势

本专业依托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立了高水平大数据智能应用实验室、大数据分析技术实验室、云计算教学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为本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支撑平台。与云上江西、中国信通院等知名大数据企业共建多个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实施“理论筑基-平台实训-产业应用”三级培养。注重国际视野,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考研及出国深造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四、就业前景

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大数据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正处于“政策红利+技术爆发”的双重驱动期,未来五年将是人才需求的黄金窗口。据《工信部大数据人才报告》预测,未来3-5年内,我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的缺口将达150万,基础性的数据分析人才缺口高达1400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可在金融、互联网、医疗等多个行业担任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职位,平均年薪在15-25万元左右。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薪资涨幅也十分显著,3-5年工作经验的数据科学家或工程师年薪可达30万元以上,资深专家的年薪更是超过50万元。